News
温度是影响硝化反应的重要因素。每个菌种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种活性;硝化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硝化菌的比生长速率 u=0.47*1.103(T-15)
由上面式子可以看出硝化菌的生长速率和温度成正比关系,温度高于15℃,随着温度的升高,硝化速率也会增长,小于 15℃,随着温度的降低,硝化速率会急剧下降。
倍活?硝化菌种是针对污水处理厂去除氨氮研发的生物制剂,由从大自然中筛选出的亚硝化单胞菌和硝化杆菌组成;在硝化反应中,通过增加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亚硝化单胞菌和硝化杆菌数量,增强菌种活性,使系统达到硝化的目的。
本案例介绍了2021年元旦前后某市政污水处理厂在冬季硝化系统遭到破坏后,使用我司倍活?硝化菌种在低温环境下快速恢复硝化系统的应用过程。
该污水处理厂采用AO工艺,并联三套系统运行,日处理水量60000m3/d。由于受到不明物质的冲击,硝化系统被破坏,较短时间内氨氮就没有了去除效果;加之正值隆冬季节(北方,元旦前后),气温低,硝化系统恢复困难。
倍活?硝化菌种: 外观为无粘性、液态悬浮物;主要组分为亚硝化单胞菌和硝化杆菌。 倍活?硝化菌种投加点位: 一般为好氧池的进水口;本项目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调整。 本项目污水为市政污水,倍活?硝化菌种投加采取相对低剂量投加原则。初始日投加量占比总投加量的1/3(按3#池池容),之后逐日递减;整体菌种投加量按日处理水量、氨氮浓度、冲击时间、上游污水排放企业性质等综合因素测算确定。 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 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 COD: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 pH:pH计法,GB/T 6904-2008 溶解氧:便携式溶氧仪测定 SV30:沉降法 5.1 调试步骤 现场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如下: 无硝化反应, 出水氨氮数值升高, 总氮升高, COD等其他指标正常。 调试总体原则: 先恢复单系统硝化反应,再逐步恢复其他两套系统(按照3#、2#、1#系统的顺序进行)。 5.2 菌种使用 在3#系统恢复过程中,采取冲击式投加,加快硝化反应建立速度;其他两套系统恢复采取维持性投加。 5.3 工艺配合措施 (1)3#系统冲击式投加菌种并控制进水负荷。 (2)控制碱度在核算范围之内。 (3)溶解氧控制在硝化反应恢复期需控制范围之内。 (4)硝化液及污泥回流根据每日相关数据核算,按核算值优化调整。 (5)优化3#—1#系统污泥运行流程,在逐步恢复3#系统的同时兼顾1#、2#系统的恢复运行。 (6)调试前期采取促进系统硝化污泥活性激活的辅助性措施。 6.1 硝化系统被破坏后三套系统进、出水氨氮数值 自12月14日系统硝化反应被破坏,系统出水氨氮很快上升,12月18日后系统氨氮即基本无降解能力,如下图所示: 硝化菌对环境要求较高,对毒性物质敏感性高,受到抑制性物质冲击后硝化能力很快被抑制,氨氮无法有效降解,形成进水与出水氨氮数值基本无差别的状态。 6.2 使用硝化菌种期间系统温度 污水厂硝化系统被破坏时正值冬季,在菌种使用期间,当地气温在零下10℃以下,系统水温也低于15℃。 调试期间三套系统池内水温情况如下: 硝化菌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不但会降低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并且会降低其生物活性。在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急剧降低。本项目调试期间系统水温始终在15℃以下,这是本次调试的难点;我司硝化菌种的使用,对低温环境下提升硝化菌数量、恢复硝化菌活性提供了极大帮助。 6.3 使用硝化菌种前后三套系统出水氨氮数值 1月1日开始向3#系统投加硝化菌种,1月5日向2#及1#系统投加硝化菌种,并采取污泥、系统工艺、运行操作等优化调整措施。三套系统氨氮去除效果在使用菌种后很快显现。特别是3#系统,在使用菌种一周后,出水氨氮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且稳定在1mg/L左右。 硝化菌是自养型好氧菌,繁殖能力低于异养型细菌;而受到抑制物抑制且在低温环境下,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增长更加缓慢;增加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菌数最有效的方法为投加外源硝化菌种,能够快速提高污水系统中硝化细菌的数量和增殖能力。 本项目三套污水系统在投加倍活?硝化菌种后硝化反应快速建立。 6.4 调试期间总排口氨氮及总氮数值 由于硝化系统受到破坏,系统反硝化反应也无法建立;在硝化反应逐步恢复后,通过技术调整手段、核算补加碳源等措施,很快降低了系统出水总氮数值。 本案例使用我司倍活?硝化菌种在低温环境下恢复污水硝化系统的应用达到了技术协议要求。 (1)使用产品1周后,一套系统硝化系统就基本建立,2周左右时间三套污水处理系统氨氮数值均降至2mg/L以内,并进一步降低且稳定保持在1mg/L以内。 (2)硝化反应逐步恢复后,3天时间内出水总氮降至12mg/L以下。 通过本案例证明:在低温环境下,倍活?硝化菌种的使用,可以帮助无硝化反应(硝化反应被破坏)的系统增加硝化菌数量,提升硝化能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对氨氮的去除能力。